為推動水泵品牌制造能力的高質量發展,自2018年以來,以浙江的水泵廠家基地為試點,進行轉型升級,運用機器人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科技成果打造智能工廠,通過技術革新積累新的競爭優勢。今年1月,該集團智能工廠正式上線并投入使用,與依靠人工的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相比,此次危機中快人一步,率先實現“機器換人”,不僅提高了場地和設備的利用率,第一時間實現了復工復產,也取得了新一年生產經營的主動權。
總經理黃衛寧向記者介紹,從2018年開始,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智能化轉型的技術改革,各個模塊逐步數字化,現如今后一個WMS系統完成后,整個MES系統正式投入使用,實現了產品從設計到生產、再到銷售全流程,可視化、數字化、透明化管理?!皬拈_始的客戶銷售訂單,轉化為工廠內部訂單,轉為生產數據,再到完成生產、物流組織到客戶的交貨,可以全部形成一個數據?!?br /> 這套由MES系統為核心的智能化操作,不僅避免了數據滯后帶來的不利影響,同時還可以靈活應對市場,改變以往提前生產保留庫存的現狀,可直接在流水線上更改零部件型號以匹配客戶訂單需求。黃衛寧表示,這套智能系統完全打開了原來的數據黑洞,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工廠動態數據的一些信息,快速靈活更低成本地為客戶提供服務。
今年開年以來,由于疫情影響,永嘉縣多家企業出現復工復產招工難的問題,而這一問題隨著這套智能工廠的啟動迎刃而解。往年生產線上“人滿為患”,從水泵的生產到包裝再到運輸,各個工序全靠人工,如今,這一“盛況”已不再。一臺泵從裝配、測試到包裝下線僅需2分半鐘,自動游走的叉車精確串聯起各個生產環節,偌大的車間里只留不到10名工人負責操作各單元智能機械。
“我們2018年以前的話,整個工廠大概300多人,到去年年底的話大概160左右,幾乎減了一半。管理人員這一塊基本上變化不大,可是一線員工可能減了大概有四分之三?!秉S衛寧解釋道,此前招工多以一線操作工技術崗為主,但隨著智能設備的投入,大大減少了這一方面的用人需求,降低了人力成本。
“在減少用工量的同時,還降低了用工的門檻,我們對員工的技能要求比原來反而降低了,因為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單靠設備就能保證,員工的職責就是把零件裝到上面就可以。”
黃衛寧表示,凱泉集團將繼續響應2025制造強國的要求,從“制造”轉向“智造”,用實踐加速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和發展?!皩淼脑?,我們基本上有一些生產單元會打造成為無人化的加工生產的模式,包括物料的傳輸,生產線的運行,都不需要人來操作。未來,我公司可做到場地不擴張,產能往上翻,目標達到10個億?!?
上海長征泵閥報道